整合層:架構分析與假設性解釋 @integra_layer
整合層是一個新興的模組化 L1 區塊鏈,於 2025 年 9 月在新加坡舉行的 Token2049 上私下公開,旨在將人工智慧 (AI)、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和實體資產代幣化 (RWA) 整合為一個協調層。它基於 Cosmos SDK,並提供 EVM 相容性,顯示出與現有以太坊生態系統的連接設計。特別是,它專注於針對 280 萬億美元規模的全球房地產市場的機構投資者為中心的 RWA 代幣化,但目前尚未公開白皮書、技術文件或團隊資訊,因此本分析依賴於公開資料和行業整體的互操作性模式進行假設性解釋。
在架構願景方面,整合層不僅僅是中介,而是作為主權型區塊鏈運作,基於自身的共識和結算層進行與外部網絡的協調。採用 Cosmos SDK 意味著應用專用鏈結構,透過 Tendermint BFT 共識機制有可能實現低於 1 秒的快速最終性。通過增加 EVM 相容性,顯示出意圖讓現有的以太坊基礎的 DApp 能夠在不進行額外代碼修改的情況下進行移植。"整合之城"這一品牌表達暗示著以 AI、DeFi 和 RWA 為中心的樞紐-輻射型生態系統構想。
在互操作性方面,整合層可能會利用 Cosmos 的 IBC 協議實現原生連接,並利用橋接適配器與以太坊及其他鏈進行連接。這種結構基於 IBC 的信任基礎消息傳遞(延遲在 6~20 秒之間),並可能引入鎖定/鑄造方式的橋接或通用消息傳遞 (GMP) 結構來連接外部鏈。此外,為了整合實體資產和 AI,預言機網絡是必不可少的,將負責將數據餵送、AI 輸出、法律文件哈希等外部資訊與鏈內狀態進行聯動。此外,基於意圖解決者的結構預計將允許用戶不直接指定路徑,而是明確"結果",由基於 AI 的解決者自動選擇並執行多鏈之間的最佳路徑。
為了同時處理 AI、DeFi 和 RWA,需要共同組合的原語。在這方面,流動性整合池、跨鏈治理、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模組化 RWA 框架、可驗證的 AI 代理執行環境、基於意圖的執行層等將成為核心。例如,可以假設為房地產代幣化而基於 ERC-3643 的證券型代幣發行、通過 AI 預言機進行實體驗證、通過橋接進行 DeFi 抵押化、基於 AI 的最佳收益路徑探索等將依次進行。
模組化設計將朝著分離數據可用性、執行和協議邏輯的方向展開,以確保擴展性和效率。數據可用性可能會委託給 Celestia 或 EigenDA 等外部網絡,或構建自己的模組。執行層將具備同時處理 EVM 智能合約和 AI 計算的結構,而協議邏輯將分為治理、合規、AI 代理管理等。這種模組化提供了靈活性,但也伴隨著整合複雜性、延遲和驗證負擔等問題。
在擴展性、延遲和安全性方面,整合層將面臨與其他互操作鏈類似的限制。驗證者集擴展成本、流動性分散、狀態同步延遲等被視為主要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會引入 BLS 簽名聚合、樂觀執行、並行處理等最新結構。然而,橋接安全問題(過去造成超過 28 億美元的損失)、MEV 提取、監管與隱私衝突等仍然是潛在風險。特別是,為了處理機構用 RWA,必須同時建立保管、監管報告、保險機制等。
在未來的 6~12 個月內,為了評估整合層的實際成果,必須定期觀察主要技術和採用指標。每日交易數、互操作成功率、端到端延遲時間、連接的鏈數、TVL、安全事故有無、機構夥伴關係進展等將成為主要指標。例如,如果每日交易超過 5 萬筆、互操作成功率超過 85%、延遲在 1 分鐘內、連接超過 20 條鏈、TVL 超過 3 億美元,則可視為成功擴展。
總之,整合層作為結合 AI、DeFi 和 RWA 的下一代互操作層,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願景,但目前仍以假設性因素為主,而非實質證據。通過模組化結構分離數據、執行和監管邏輯,雖然獲得了技術靈活性,但也必須承擔複雜性和安全面擴展的權衡。基於 IBC 的快速連接性和通過 EVM 桥接的擴展性是優勢,但橋接安全和預言機可靠性問題仍然是待解決的課題。實質驗證將通過測試網和主網的性能數據、安全審計結果,以及機構夥伴關係的執行情況來進行,目前階段需要謹慎觀察。
查看原文
2,629
3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